close


9月8日,成都沙河源派出所,離家出走的中江12歲女孩佳佳(化名)與一隻小狗為伴。
  9月6日,當12歲女孩佳佳(化名)蓬頭垢面,牽著一條小狗第一次出現在成都金牛區沙河源派出所時,幾乎所有民警都相信了她“可憐身世”的自白——單親、輟學,母親有殘疾;從德陽中江來到成都,是為了借錢為母親看病和籌措學費。
  9月8日中秋節,民警和記者一同踏上了送佳佳回家的路,在兜兜轉轉了4個多小時後,她口中“從未謀面”的父親和“殘疾”的母親竟一同出現了。一場看似感人至深的“救母記”,原來只是現實版的“逃學記”。
  佳佳為何要離家出走?離家這幾天她是如何度過的?面對眾人的疑問,她總是強忍著淚水,咬住嘴唇一言不發。
  母親“右手摔斷了,沒錢醫病”
  9月8日下午3點多,在沙河源派出所內,佳佳一個人坐在椅子上,頭髮蓬鬆而凌亂,衣服上滿是塵土和污漬;她的兩隻手上有好些傷痕,指甲裂了幾個口子;身旁的書包內放著一些衣物和鞋子。
  幾位好心的商鋪老闆發現她連續幾天在外遊蕩,身邊又沒有大人,便報警找來民警將她帶回了派出所。除了民警為她買來的飲料,佳佳手中還緊緊攥著一條狗繩,一隻約1歲大的中華田園犬不時在她身旁上躥下跳。
  “我從中江來成都找孃孃借錢給媽媽看病的。”在佳佳的描述中,母親是她唯一的親人,是個“不會跟人說話,不太聰明”的女人,“兩年前乾農活的時候把右手摔斷了,沒錢醫病,現在越來越不好了。”
  佳佳說,幾天前,她向母親辭行後,獨自一人帶著狗狗“仔仔”從老家德陽中江縣坐上了前來成都的大巴車,希望能找到居住在成都的孃孃借錢為母親治病,順便找些學費,“開學了,家裡沒有湊夠錢。
  父親“沒有見過,聽媽媽說過”
  當民警和記者問起她的父親時,佳佳顯得有些抗拒,“我從來都沒有見過他,就聽媽媽說起過他。”在她的自述中,是母親一手將她帶大,家中主要經濟來源便是母親的低保工資和一些種地賣菜的收入。
  “花生、玉米、紅苕和豆子。”說起農產品,佳佳變得稍微有些興奮,“我們農村的從小就會種菜。平時我上學的時候媽媽種地,我不上課就幫媽媽種。”
  佳佳說,為了補貼家中,自己每年6月到8月都會到附近的山上採蘑菇、靈芝等食藥材後出售,“最多一個月掙了幾百塊錢,最少能掙50元。”
  “就是學費經常湊不夠。”佳佳說,她在回龍鎮中心小學讀5年級,此前因為沒錢及時報名,她已經數次留級,“不然我都應該讀初中了。”
  “我在學校里沒有朋友。”她突然低下頭,摸了摸仔仔,“他們欺負我,罵我是窮鬼。我有事都到爺爺的墳前給爺爺說,或者給仔仔說。”
  住址 中江回龍鎮 沒有“玉花村”
  “我當時就決定一定要把這個小女孩送回家,讓她和家人在中秋團聚。”沙河源派出所民警高原在聽到佳佳的故事後,便努力尋找相關信息以確定她的家庭住址。
  在一份佳佳手書的家庭住址上寫著:中江縣回龍鎮玉花村4組。高原和同事便跟著這條線索追蹤,“結果發現當地根本沒有玉花村這個地方。”高原說,儘管當時心存疑惑,但看到小女孩如此可憐的模樣也沒有多疑,“她(佳佳)說只要到了回龍鎮,她就知道怎麼回家了。”
  8日下午,高原和同事孟加以及華西都市報記者一同啟程,準備將佳佳送回家。可當一行人到了回龍鎮,佳佳的表現卻讓所有人都鬱悶了……
  “我沒來過這……”在高原和記者反覆詢問她的家庭住址後,她開始變得莫名抗拒,也拒絕回答眾人的問題。在向當地派出所尋求幫助的過程中,一位民警明確說,“我們這裡沒有玉花村。”
  最終,在民警的耐心追問下,終於找到了佳佳的一位親人,同時,民警得知,她此前和父母一直生活在一起。
  團聚
  離家出走已1周母親有些生氣
  當晚8點左右,在臨近回龍鎮的悅來鎮派出所,佳佳的父親和母親等到了他們苦尋多日的女兒。
  而在他們口中,佳佳幾乎所有的故事都是她自己編造的。“不知道她為什麼這麼說,她媽媽確實兩年前摔斷了胳膊,但是我們一家一直生活在一起的。”佳佳的父親何苗(化名)說,女兒根本不是去成都找親戚借錢救母,而是離家出走。
  “9月1日開學報到,她可能是作業沒做完,老師叫她回家拿作業,結果她就跑不在了。”何苗說,等他發現時,佳佳已經收拾好了東西不見蹤影,“狗平時都是養在家裡,她特意帶走了。這一個星期家裡人都找瘋了,還在派出所報了案。”而佳佳母親更是顯得有些生氣,她對記者說,“(佳佳)在家裡不做農活。”
  謊言被戳穿,不論是面對民警還是記者,佳佳都默不作聲,不願對自己的行為和此前的說法作出任何解釋,這幾天她到底是如何度過的,也無從得知。
  在民警和記者將要離開時,佳佳招了招手,然後開始默默地掉眼淚。
  進展
  已恢覆上課離家原因成謎
  9日下午,記者聯繫上了佳佳的授課老師羅女士,她表示,此前已經知道了佳佳離家出走的事,但不認為是沒能完成暑期作業所致。
  “她應該是做完了作業的。我當時只是喊她回去拿。我估計是和她的家庭條件有關係。”羅老師說,佳佳成績在班裡屬於中等,目前已恢復正常上課,她也沒有再過問作業的事情,“萬一又跑了怎麼辦。”
  而當記者問及有關佳佳是否在學校內被人欺負和沒有朋友的問題時,羅女士說,“她性格不算開朗也不算內向,還是有些朋友吧。是不是被人欺負就不清楚了。”
  ●對話
  父親:女兒之前聽話不說謊
  華西都市報:聽說你家庭經濟條件不好?
  何苗:嗯。我幫別人做家裝,平時我在家裡時間也比較少,她媽媽和她在一起的時間多些。
  華西都市報:佳佳之前在家聽話麽?
  何苗:還是聽話,也不說謊。除了喜歡往外面跑。
  華西都市報:她做錯事你們一般怎麼處罰她?
  何苗:就說她兩句,也不會打她。
  ●專家
  指責式教育,會打擊孩子自尊心
  西南交通大學心理研究與咨詢中心主任寧維衛教授認為,“很多未成年人離家出走或說謊,是孩子在逃避家長的指責或者引起家長關註的一種方式。”
  寧維衛說,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後,自我意識增強。而家長用指責式的教育,會嚴重打擊孩子的自尊心,“說謊逃避家長的指責是孩子的一種思維邏輯,這肯定是不對的。但是家長不能輕易地對孩子說謊的行為上綱上線。”
  “現在很多家長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對孩子進行指責式的教育,關閉了與孩子溝通的橋梁,失去了疏導孩子心理問題的機會。我建議家長應該用一種體驗式的教育方式,容許自己的小孩犯錯。對於孩子玩游戲、玩手機等,可以與孩子簽一個協議,規定他們可以玩多久,或者什麼時候可以玩,而不是粗暴的阻止。”
  寧維衛說,很多孩子問題,歸根到底是家庭教育有問題。“很多父母的家庭教育沒有走進孩子的內心,指責式的教育並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,“對孩子的教育,首先是要尊重他們的個人意志和人格。家長應該更多地與孩子做朋友,多傾聽他們的內心。”
  ●記者手記
  到底哪裡出了問題
  平心而論,佳佳可說是名符其實的熊孩子,一聲不吭地離開,扔下一群著急的家人。面對熱心想要幫助她的民警和記者,她也不願說出實情,還利用大伙的同情心將一干人唬得團團轉。
  可凡事都有一個但是,不論是誰,除非是真的遇上了特別鬧心的事,不然都不會選擇離家出走和流浪。雖然直到現在,除了佳佳自己,都沒人知道她到底遇上了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。
  在幫助佳佳回家的過程中,從最開始的同情到中途的懷疑,甚至一瞬間的憤怒,到最後的惋惜和萬幸之感。筆者也是感觸良多,這件事所折射出來的問題,也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團聚便能解決。
  在熊孩子越來越多的今天,熊爸、熊媽和熊老師們似乎應該多想想,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。是孩子,還是自己?
  華西都市報記者 熊浩然 攝影劉陳平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c40mczv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